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

【期中作業】讀書心得-創意是一種習慣

本書特色:
  *創意的主題無時間性
  *提供許多實用的創意習慣
  *「崔拉‧夏普是鬼才,創作沒話說,經營能力更是國際舞壇所僅見。創意是她的呼吸。我向大家推薦這本崔拉祕笈。」------------林懷民推薦
  *崔拉.夏普的創作歷程,一向是我對非舞蹈專業學生介紹舞蹈時,必定會運用到的素材,她極度挑戰既有舞蹈的程式、開放各種跨界互動的可能,其創意淵源值得探索,能透過文字,看到她「自招」,真是太難得的機會!------------平珩推薦






作者簡介 :
崔拉‧夏普
一個生命中不能沒有舞蹈的女人,她熱愛舞蹈,她追尋舞蹈,她卓然有成!
  一九四一年夏普出生於美國印地安納州波特蘭市,隨後與父母遷居南加州。天下父母心,夏普的母親對她的藝術生涯影響深遠,為其取名Twyla希望孩子人如其名般獨特出色;為兩歲的小夏普親自上鋼琴課培養聽音能力;不遠千里開車載小夏普向名師請益,拓展孩子的可能性:年僅四歲的夏普開始學舞蹈及其他才藝課程──芭蕾、踢踏舞、爵士舞、現代舞、指揮、打鼓、小提琴、繪畫、速記……。而四、五歲的小夏普發現自己天生的表演欲望,還自己邀請鄰家小孩們觀賞她表演呢!

  很早就發現自己熱愛表演藝術的夏普,直到一九六三年,加入保羅.泰勒舞團才開始其專業舞蹈生涯,因她著實不覺舞蹈是她理智會選擇的事業,但偏偏感性還是勝過理性,她不只以舞蹈為業,並且於一九六五年自組崔拉‧夏普舞團,她與五位創始團員,清一色女性,憑著一股愛舞的傻氣,不計報酬的決心找出舞蹈的新風格,一九七一年舞作《賦格》(The Fuge)驚艷舞壇。跨越四十多個年頭,崔拉‧夏普仍舊創作不輟,她的舞蹈有著古典芭蕾的優雅與現代舞的放縱,舞動流行樂的旋律,她是芭蕾、現代舞、流行樂最完美的交會。曾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、巴黎歌劇芭蕾舞團、倫敦皇家芭蕾舞團等知名舞團編舞;曾為名導演米洛斯‧福曼(Milos Forman)執導的《阿瑪迪斯》(Amadeus)等多部電影編舞;其共同執導之電視節目《Baryshnikov by Tharp》勇奪一九八五年艾美獎最佳編舞、最佳劇本、最佳舞蹈節目;二○○三年與流行歌手比利喬(Billy Joel)合作音樂劇《破浪而出》(Movin\' Out),榮獲劇場藝術最高榮譽東尼獎之最佳編舞獎。



讀書心得:

  創意是一種習慣,是的,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可以拿來做創意的題材。崔拉在書中寫道:「選一對坐在一塊兒的男女,寫下他們所做的每件事情,直到記錄了二十項為止,然後再做一次,這次只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,比照第一次跟第二次的紀錄,可以從中發現新的自己。」或許你不知道自己的風格落點在哪?去記錄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真的可以認知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一面,創意也是那麼一回事,你平常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東西,轉個角度去看就會有大發現。我想我也應該看看簡報,把好玩的新聞剪下來放在抽屜,我覺得這很好玩,蒐集起來不要去看他,直到有一天遇到才瓶頸去翻,絕對能得到好的idea。


  我很訝異,崔拉是一個那麼能夠把「作創意」寫的那麼生動的人,第一次看有關介紹創意的書就令我很感動。我一直覺得,有創意的人是不會看介紹創意的書的,不過這本書,是用他的生命寫出來的,我只感到她對舞蹈非常的追崇,講出來的話也是揮灑了汗水才體會到的事情,對照之下
我們又何嘗不是懦弱地活在虛幻的象牙塔內,不過看過這本書之後,就不一樣了。也難怪老師為什麼會推薦我們看這一本書,我真的覺得受益良多,從一開始就讓我的心靈有所回響。


  創意殺手─分心與恐懼,就如作者說的,在創作的起頭容易被這兩個殺手給阻撓。我習慣安靜的創作,一有奇怪的聲音就會使我分心,導致我無法思緒,也會恐懼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從一開始就被崔拉的話給吸引住,因為她跟我一樣,也有如此困擾,但她卻努力不被這兩個殺手給擊垮,而且還教導我們如何不被他們擊垮。我也告訴自己,其實不用害怕,找自己的方式,嘗試、做,就對了。而且要能在其中找到樂趣,這是最重要的一點,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都是自己要感興趣,只要你有為你的創意付出,就算結果不是最好的,過程才是最重要的。不只是創意,其他事情也一樣。很多家長很要求孩子一定要拿到滿分的好成績,其實不一定,我覺得只要上課有認真在聽,然後融會貫通,這樣就夠了,分數差並不是代表一切。


  人的一生中,能夠左右你的是你自己,不要管別人怎麼想的,創意這回事,主觀感很強,喜不喜歡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看法,重要的是在創意中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思想,能夠傳達到別人身上,這樣就夠了。就算失敗了也不要氣餒,崔拉也說,在私下失敗才是最棒的失敗,因為你私下的失敗越多,在別人面前也就成功的越多。我同意,失敗為成功之母,寧願失敗也不要放棄,多嘗試,能從失敗中獲得成功的經驗,當你成功那一刻,多少次失敗也不算什麼了。

1 則留言:

謝寶泰 提到...

我讀了這本,很感動作者的知行合一。